声明:医案仅供研究学习,请不要以此开药。否则吃坏了身体,本网站概不负责。
34、王某,56岁,女,2009年07月25日来诊,大便时腹部疼痛,肛门坠胀。既往史:慢性浅表性胃炎五年。一年前患痢疾半个月,此后每排大便即腹部隐痛,肛门坠胀。西医检查:胃肠功能紊乱。现症:便后腹部隐痛,肛门坠胀,伴乏力、心悸,眠差,喜暖,无腹泻便秘等证。舌淡,舌苔白,脉沉弱。体质描述:身高 160cm,体重50kg,形体偏瘦。
【处方】
吴茱萸10肉桂10法半夏10麦冬10丹皮10党参20阿胶10当归10白芍15川芎10生姜3片甘草6
【结果】
初辨为补中益气汤证,五副无效。再据睡眠不好、情绪烦躁,投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,复诊依旧无效,思忖再三,转从体质辨证,认为此患者当为温经汤体质,遂以温经汤治疗:吴茱萸10肉桂10法半夏10麦冬10丹皮10党参20阿胶10当归10白芍15川芎10生姜3片甘草6。七付,水煎服。药后腹痛无,坠胀感大减,效不更方,守方再进七副,结果再无任何不适。
【按】
【温经汤体--羸瘦,肌肉松弛,腹壁薄而无力。口唇干,肤色黄暗,毛发干枯易落】。本案患者西医诊断明确,但治疗乏术,无奈转求中医治疗。余初辨为中气不足,予以补中益气汤,结果无效。又依据失眠、烦躁等“精神症状”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,孰料又是无功。无奈撇开方证转从体质辨证。根据恩师黄煌教授的经验,该患者应属温经汤体质。其体质表现多为:“羸瘦,肌肉松弛,腹壁薄而无力。口唇干,肤色黄暗,毛发干枯易落”等证,故毅然以温经汤投之,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疗效。通过本案失败和成功两方面的经历,给人启示是深刻的,那就是临床诊断时切忌总是着眼于病人的表面症状,而忽视了病人的整体状态和基本矛盾。也再次体现了体质辨证在临床中的简捷和实用。
33、安某某,20岁,男,河间一中学生。身材胖大,泄泻不止一周,日泻五六次,大便呈水样,伴肠鸣,无发热,无呕吐,无腹痛,大便无脓血。腹诊无抵触和压痛。舌苔白而微腻,右关脉滑.
【处方】
茯苓60肉桂10泽泻30白术20猪苓20五副水煎服
【结果】
结果:其父告知,药进三副即愈.
【按】
五苓散治疗洞泻是黄师借鉴经方大师曹颖甫的经验。黄师多用此方治疗夏季常见的急性肠炎,肝炎或肝硬化所致的腹泻。该方应用的体质一般偏于肥胖或强壮。上例泄泻病人余即学黄师用法,果然收效迅速。
32、马某某,52岁,女,2008年10月26日来诊,献县本斋村人。患者糖尿病史十年,糖尿病肾病半年。目前尿潜血+++,尿蛋白+++,尿素氮13.82血肌酐210,血糖12.2。刻下:面色萎黄,双眼睑及双下肢水肿,小腿粗糙色黯,乏力,纳差,无恶心呕吐等症。苔薄腻,脉沉。
【处方】
肉桂10茯苓40桃仁10丹皮10赤芍20牛膝20丹参20石斛10服前方45剂
【结果】
症状无缓解,化验无改变。再次详审病人,体型偏胖,面色萎黄,腹大而软,辩为黄芪体质。改方:黄芪30肉桂10茯苓40丹皮10赤芍30桃仁10牛膝20石斛10丹参20。服上方三十副,病人感乏力好转,尿素氮11.4肌酐195,其它仍旧。就此病例请教黄煌老师,师曰:黄芪重用。处方:黄芪60肉桂10茯苓40丹皮10赤芍30桃仁10牛膝20石斛10丹参20。服上方三个月,乏力食欲好转,肾功能恢复正常。尿蛋白3个,尿潜血无。血糖9个。水肿依旧。上方再进45副,肾功能正常,尿蛋白3,水肿消失。沧州中心医院某肾病专家,惊奇不已。余瞩患者每次化验后都要让其专家记录,以便总结中药治疗该病的效果。目前病人仍在继续调理中。
【按】
本病属于疑难病症,余经验不多。以前曾对此种病证运用过肾气丸,疗效不著。本病余起初忽视了病人根本体质,从而效果未显。转而从病人体质着手,又经黄师指教大剂量运用黄芪,经过守方坚持治疗,终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病人体型胖,面黄,腹软,水肿,显然黄芪体质。下肢皮肤粗糙,乏力,提示桂枝茯苓丸和四味健步汤证,故三方合用之。
31、李某,65岁,女,河间市九吉乡前留守村人。素有冠心病史三年,于2007年春节前因阵发性前胸憋闷疼痛,双下肢水肿而住进河间市人民医院。诊断为冠心病心衰。经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,不见明显好转,主动要求回家过春节。春节后正月初五夜,前证突然加重,经人介绍邀余治疗。刻下:胸部憋闷疼痛,心悸,端坐呼吸,不能平卧,四肢觉凉,紫绀,双下肢指凹性水肿,观其体形肥胖,肤白而松软,为黄芪体质。舌质紫,苔水滑,为干姜舌。脉象沉细为附子脉。
【处方】
附子30<先下>干姜30白术20黄芪25桂枝20赤芍20茯苓60桃仁15丹皮6生姜30炙甘草10一副水煎急服
【结果】
药后下尿较多,憋闷疼痛心悸缓解,前方加丹参30再进五副。憋闷疼痛大轻,已能平卧睡眠,紫绀好转,四肢有暖意,水肿轻,唯感心悸乏力。施方:附子30<先下>干姜30白术20黄芪30桂枝20白芍15茯苓60桃仁10丹皮6生姜30炙甘草10七副。三诊憋闷疼痛无,心悸好转,紫绀无,水肿轻微。仍觉无力且伴胃脘胀满。纳呆。施方:附子15<先下>干姜15白术20黄芪30桂枝20白芍15茯苓30桃仁10丹皮6陈皮10炙甘草10七副。四诊水肿无,饮食有增。施方:黄芪30桂枝20白芍15茯苓30桃仁10丹皮6陈皮10炙甘草10十副。药后病人家属来告,病人已能自己出入,一般情况可。
【按】
该病人实属危重,在西药治疗乏效的情况下,用大剂中药竟然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。如果没有体质的辨证,如果没有方证的合拍,岂敢贸然重剂,岂能收效如此迅速。本病例运用了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真武汤。黄师常将两方结合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,施用于那些黄芪体质,精神萎靡,畏寒肢冷,心悸气短,小便不利,头晕浮肿的病人。笔者体会一旦方证明确,附子必须重用,否则疗效不佳,贻误病情。
30、张某,21岁,女,2008年08月10日来诊,形体强健,河间南留路乡张曹人。行经腹痛半年,每次月经来后,腹部疼痛难忍,恶心呕吐,经色紫黯有血块,面暗红,腹部充实,舌紫,苔薄白,脉弦紧。
【处方】
肉桂10茯苓20赤白芍30牛膝30桃仁15丹皮10五付水煎服
【结果】
药后疼痛大轻,嘱每次月经来前服上方五副,连用三个月后,随访至今痛经未在发作。
【按】
临床中痛经是妇科常见病,中药治疗多佳。黄师运用此方治疗痛经的经验是:体质强壮,面色多红或暗红,皮肤粗糙有鳞屑,腹部充实。笔者体会以黄师经验为用方依据,收效比较迅速。